扩大进口背后的中国外贸转型

2018-12-29 00:00

“近期,一家国际权威机构评估称,中国国内的消费总规模将在2018年第一次超过美国。这意味着,2018年之后,全球最大的市场将不再是美国而是中国。这一预测是否准确姑且不论,但中国的潜在市场规模是美国的3到4倍,而且正在不断从潜在变为现实,则是一个可以预见的未来前景。”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中拉经贸合作论坛暨中拉企业家理事会开幕式致辞中这一表述引起了众多业内人士的关注。

王毅还说,“随着时间推移,中国同美国以及同其他国家的贸易结构迟早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现在去美国访问,特别是到美国的地方,各州的州长和企业家们最关心的不是中国向他们出口了什么东西,而是他们能向中国出口什么东西。关心并愿意更多进入中国的市场,将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未来很多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对中国的出口很可能会超出从中国的进口,中外贸易结构也将发生逆转,可能是中国会面临逆差。”

“实际上中国政府对中国贸易地位和对外贸易的看法发生了变化,这不是外交部第一次这样讲。”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大国关系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钟飞腾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说,王毅致辞中新的提法是,2018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

钟飞腾说,这一变化是有脉络可循的。早在2013年4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就提到,今后5年,中国将进口价值10万亿美元左右的商品,对外投资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有可能超过4亿人次。“从习主席重点提到进口数据、对外投资数据和出境游数据,到中国决定在2018年11月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可以明显看到一些新的趋势。”钟飞腾说。

过去这么多年还没有哪个国家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当年的日本也没超过。在钟飞腾看来,美国之所以能获取国际话语权,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美国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我们以前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是30%’,这个说法还比较抽象。如果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和最大的进口市场,那么,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以后世界将更清晰地看到中国实实在在的贡献。这对重新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有很大意义。”

钟飞腾认为,对外贸易方面的这一变化对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会有促进作用。因为加大外部进口的规模可以刺激国内厂家提高产品质量。在消费者越来越挑剔、对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这样的刺激很有必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维持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在进口增加、更能接受贸易逆差的变化中,我国国际收支结构也面临新的调整。“当年中国经济体量小,保留很多外汇储备很有必要。但随着中国经济体量越来越大,是否还需要那么多的外汇储备则是再论的。以前买了很多美国国债,效果不算好。”钟飞腾说,从系统性角度考虑,扩大进口规模和更多国家的经济捆绑在一起,可以削弱美元霸权,扩大进口也会扩大人民币涉外使用,对人民币国际化也起到支撑作用。

总体上看,上述变化涉及到我国对外贸易思维框架和开放战略的递进。钟飞腾举例说,原来一些鼓励出口的政策要适当调整一下。以前是加工制造受关注,现在也要更多考虑环境、卫生、健康等方面,要在这些领域加大投入;在制造业升级和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依照十九大报告指出的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来重新调整外贸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