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样”出口领跑 海外布局加快——福建外贸企业开年新动向

2023-03-01 10:03

寒冬过去,春归有期。尽管仍面临外需走弱等多重困难,福建众多外贸企业一开年就抢抓订单拓市场,加速复苏,向“韧”生长。有的凭借新能源产业优势,外贸出口向产业链高端攀登;有的加快出海跨境布局,积极向价值链上游环节延伸;有的创新贸易新业态模式,努力激发活力增强动能。

向“高”攀登:出口“新三样”开年抢跑

1月31日,宁德时代科士达科技有限公司的两千多箱储能电池乘船“远渡重洋”,这是该公司锂电产品新春出口的第一单。

这家新能源储能设备生产企业主营家用储能电池系统,从去年5月开始向海外出口,产品供不应求,当年出口额就近10亿元。“今年公司产值有望突破50亿元。”总经理陈绍辉说,近年来海外家庭储能需求快速增长,市场前景非常好,今年一开年订单持续增加,相关部门也全力支持企业“争春早”,两天内就办好了全部出口通关流程,公司正开足马力赶生产。

在福建南安,全省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企业阳光中科(福建)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十几条自动化生产线全天候高速运行,太阳能电池日产量高达80万片。

“我们春节期间一直是满产状态,今年一开年订单就已经排到六七月份,为了抢进度,我们大年初四就开始为新扩产的项目招工了。”企业生产负责人卢发树告诉记者,低碳环保高科技产业的潜力巨大,光伏行业无论是技术还是产能都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机遇期。阳光中科最近两年的产能增长了六倍,去年销售额达14亿元,今年有信心再增长两到三倍。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近日介绍,2022年以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光、锂“新三样”出口大幅增长,我国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成为出口新增长点。

福建新能源企业的出口产销两旺,正印证了这一变化。据福州海关数据,去年全年福建省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同比增长1.5倍,电动汽车出口增长两倍,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近三倍。

福州海关统计分析处处长黄明娟认为,电、光、锂“新三样”出口成倍增长,反映了福建作为外贸大省的韧性,出口结构逐渐优化,新动能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内生动力更强。锂电、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产品海外订单不断,说明国内产业链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未来可进一步挖掘新能源高科技产业的贸易潜力。

向“上”延伸:不仅出海抢单,还要深耕海外

正月初八,安溪赴海外“稳订单、拓市场”商务团已经正式发团;元宵前夕,22家石狮企业远赴法国;兔年伊始,由泉州市商务局牵头的近百人参展团开启赴美之行;率先出发的南安市赴港澳招商团已经签下近60亿元采购订单……岁末年初,福建多地政府部门带领企业奔赴海外抢订单收到实效。

出海亦是回归。“重新和国际市场对接上非常重要。”赴海外的多个商务团成员这样告诉记者。福建省纺织服装出口基地商会会长陈苍松说,疫情发生三年来,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很大,纺织服装业是一个流行产业,企业海外调研才能把握流行趋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研发新品。